首页 走进印度 新闻详情

走进印度

印度经济及银行业发展态势分析(上)

印度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消费拉动而非投资拉动、由服务业推动而非工业化推动、由内资驱动而非外资驱动的,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马素红
  印度与中国一样同为亚洲发展中国家及人口大国,近年来两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均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但两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又有所不同。另外,国有银行占主导地位的印度银行业自1990年代开始推行改革,且至今仍在继续,中印两国银行业存在的相似性使得印度银行业改革经验对中国银行业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印度经济的增长特点及驱动因素
  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的印度,是亚洲第四大经济体,并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发展中大国之一。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长呈现加速趋势。1991年印度发生国际支付危机,政府被迫实施经济改革,之后经济发展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2003年实际GDP增长率由2002年的4.1%上升到8.6%,达到近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04年由于农业增速放缓,GDP实际增长率回落到7.1%。2005年经济增长又达到8.4%的水平。在今年3月底结束的2006财年(注:印度以财年作为经济统计依据,2006财年即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印度经济增长速度预计可达9.4%,为其18年来的最快增速,其经济增速仅次于中国。印度经济近期的高速增长在引起世界高度关注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外界对印度经济过热的担忧。
  从印度经济增长的远景目标来看,根据印度政府的计划委员会于2002年公布的《印度:2020年的前景展望报告书》,2002年—2020年间印度经济将会取得8.5%—9%的平均增长率,人均收入将提高三倍(2001年印度的人均收入为460美元)。2004年5月上台执政的曼莫汉·辛格政府所公布的《国家最低共同纲领》提出,印度经济今后将保持7.8%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
  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结构独具特色。印度是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国家,农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较高。由于受气候影响较大,农业增长波动很大,农业增长的波动直接导致了宏观经济的波动。另外,服务业在印度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2005财年占比已达到54%。服务业呈现出的加速发展趋势使其在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中国经济发展轨迹不同,印度工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相对较低,2005财年仅为26.1%。
  二是消费处于重要地位。2004财年,印度私人消费与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1%和11%,二者合计高达72%,固定资本形成(相当于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仅为24%。而2004年中国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41%,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则高达44%。另外,印度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到中国的10%。显然,相对于投资而言,消费在印度经济中处于更重要的地位。
  三是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同中国相反,印度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外贸逆差逐年扩大,说明印度具有旺盛的国内消费。尽管出口增长迅速,但2005财年出口依存度仅为17.5%。这说明印度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需求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同时,印度的出口结构逐步优化。1994财年出口额最高的是初级产品和服装纺织品,而2005财年出口最多的则是软件和工程货物。
  四是财政收入和财政赤字双重增长。印度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06财年第一财政季度(2006年4月—6月)财政收入增长37.8%,与此同时政府支出增长了40.5%,财政赤字高达77740亿卢比(170亿美元),同比增长42.6%。印度政府希望将本财年(截至2007年3月)的赤字水平控制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8%以下。
  五是通货膨胀率相对较高。2004年和2005年,以批发价格指数衡量的通胀率分别为6.6%和4.8%,截至2006年7月,印度通胀率同比上升4.84%。为了抑制潜在的通货膨胀,2006年7月25日印度储备银行(印度中央银行)将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至6%,这是2004年10月启动加息周期以来印度央行第6次上调利率,累计加息达150个基点。印度通货膨胀压力一方面来自较强的国内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来自国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六是外汇储备持续增加。截至2005年底,印度外汇储备达到1425亿美元;2006年3月底已经突破1500亿美元,从而成为世界上新兴国家和地区第五大外汇储备国(前四位分别是中国、韩国、台湾和俄罗斯)。外国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大量流入印度资本市场是近年印度外汇储备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印度经济增长的深层次动因分析
  首先,改革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根本动力。自1947年独立到1991年实行经济改革,印度实行的是国有经济和私有经济并存的混合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强调政府对经济计划的主导作用,强调通过“进口替代”实现工业化,重视发展国有企业和重工业,限制私有企业,排斥外资。1991年印度爆发了国际收支危机,政府财政赤字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8.5%,外汇储备仅有10亿美元,只够维持3个星期的进口支付,当时的拉奥政府被迫实施经济改革,推出了以“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私有化”为特色的新经济政策,即放松对私有经济发展的限制、加快国有经济改革、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实施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改革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改革之后经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财政赤字逐年下降,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国际收支状况持续好转,外汇储备大大增加,投资环境逐步改善,外商投资逐步增多,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印度进一步推行市场经济发展战略,使其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实现了有印度特色的经济增长。
  其次,私有经济的发展和中产阶级的壮大为主要推动力。印度在独立之后一直允许私有经济存在,但对其有严格的限制,1980年代,印度政府推行了旨在推动私有经济发展的改革。1990年代将这种改革进一步深化,私有经济的能量得以充分释放,由此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如塔塔集团、比拉集团、维普罗软件公司、兰巴克西制药公司等。目前,印度私有企业不仅资金雄厚而且经营管理规范科学,私有企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已占到75%,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私有企业的发展同时催生了庞大的中产阶级,印度的经济学者将能够买得起车子和房子的群体定义为中产阶级。据此推算印度有3.5亿人左右的中产阶级队伍,这一阶层拥有持续稳定增长的购买力,同时具有西方人的消费观念,是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和结构不断升级的主要推动力。
  其三,相对发达的金融和资本市场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印度的金融体系延续了英国人留下来的金融制度,银行体系有130多年历史,股票市场也有百年以上历史,金融监管制度健全。就商业银行的贷款方向而言,35%发放给政府和政府公司,65%发放给私人和私有企业。银行业在金融系统中占有主导地位,但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的作用也在不断上升。目前,印度共有23个股票市场,其中National市场和孟买市场是全国性的,其他21家是区域性交易市场,共有上市公司1万家。发达的金融和资本市场为企业融资提供了良好渠道。
  其四,信息技术产业和制造业突起。从1980年代起,印度政府就将IT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加以扶持,1990年代以来世界信息产业大发展,印度很好地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IT产业迅猛发展并带动了贸易、旅游、电信、金融等行业发展。目前印度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出口国,IT产业已成为印度的支柱产业。
  其五,制造业将成为印度经济新的推动力量。1991年的经济改革,印度设计了绕过工业化阶段而直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发展路线图,这就规避了基础设施不足带来的局限。目前服务业已经比较发达,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印度准备壮大制造业,2005年9月,印度政府公布了《印度制造业国家战略》报告,表明向制造业进军的决心。可以预见,工业化将成为印度今后发展的新的推动力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印度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消费拉动而非投资拉动、由服务业推动而非工业化推动、由内资驱动而非外资驱动的,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影响印度经济发展的风险因素
  印度战略地位突出,自然资源丰富,国内市场规模巨大,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但印度仍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风险因素:
  首先, 国际油价上涨带来通胀压力。印度炼油厂所需原油的70%需要进口,因而国际油价上涨将对印度经济产生严重不良影响。1991年国际原油价格上升直接导致国际收支危机,从而诱发了经济危机。目前,印度具有较高的外汇储备,再次发生国际收支危机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油价上升增加了进口成本,导致通胀率上升,降低居民可支配收入,抑制有效内需,对经济增长形成压力。尽管印度央行试图通过提高准备金率和上调证券回购利率抑制通货膨胀,但成效并不明显,反而对投资产生了紧缩效应。如何在避免投资紧缩的前提下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是政府目前面临的直接挑战之一。
  其次是巨额财政赤字。印度巨额财政赤字带来的挤出效应阻碍了民间投资与经济的快速增长。辛格政府已提出2009年消灭赤字的目标。然而,一方面考虑到印度目前基础设施落后的背景,政府承诺增加初等教育、保健、灌溉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出以及针对最贫困人口的专项投资;另一方面,税制改革前景尚不明朗,短期内解决赤字问题并不乐观。
  其三是自然气候条件不确定。印度80%的年降水量集中在6月—9月的雨季,全国60%的种植面积基本依赖自然灌溉,气候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的短期性波动,且成为整体经济起伏的重要动因之一。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农业将长期是印度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冲击难以避免。
  其四是失业和贫困长期存在。居民消费是印度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拉动力量,失业率和贫困率长期居高不下限制了居民购买力的实质性提高,对未来经济发展形成潜在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