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篇文章绘中欧经济前景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访西班牙、德国、英国,在当地媒体接连发表文章中国在欧洲债务危机的关键时刻力挺欧洲,背后有着寻求双赢的战略考虑,而李克强在三国媒体上发表的三篇文章,则从一个侧面勾勒了此次出访的目的和意义。

三篇文章表善意

李克强副总理在出访期间,先后在三国媒体发表文章。

英国《金融时报》刊发了李克强副总理的题为《中国同世界共成长》,这篇文章对小康做了解释今天的“小康”是指:人们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活温饱有余而充裕。文章还表示,我们将坚定不移全面推进改革,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

此前2011年1月3日,西班牙《国家报》刊发李克强的题为《携手互利合作 共创美好未来》的文章,提出了“用13亿人口做乘法”的贸易前景用13亿人口做除法固然令人不大满意,但用13亿人口做乘法,却是激动人心的。如果13亿中国人每人消费一瓶橄榄油、品尝几杯葡萄酒,可能西班牙一年的产量还不够。每年哪怕只有百分之几的中国人到西班牙旅游,西班牙的酒店也会天天爆满。

1月5日,德国《南德意志报》刊发李克强的题为《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的文章,文中不仅提到了十二五规划蓝图,夸奖了“德国制造”,甚至还提到“德国优秀的体育教练,可以更多地到中国去执教”。

李克强欧洲“救市”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2010年12月28日在北京说,西班牙、德国、英国均是欧盟重要国家,中国与三国关系良好。中国希望通过此访加强与三国政治互信,深化与三国各领域合作,促进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领导人带着推动贸易和投资的各种礼物频频访问欧洲。中国一再承诺要加强与欧盟国家的贸易往来,还帮助它们重整问题重重的经济。这令在危机中挣扎的一些欧盟经济体甚感宽慰。

财经连线

范晓光:细微之处有深意

中国领导人直接在外国媒体上集中发表文章,这样的现象比较罕见,而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三篇文章,则向世界展示了更加开放和包容的中国。

李克强在这几篇文章中多次提及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十二五规划,文字亲切,显然这些文章也是面向广大普通读者的,意图促进他们对中国的了解。

那么这些文章除了展示善意之外,还有没有更多“实在”的目的呢?

比如,李克强在西班牙媒体上发表的文章提到“我们对西班牙金融市场抱有信心”,但对中国购买西班牙国债的举动,一些西方媒体解读为“花钱买人情”。中共辽宁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国际经济教研室教授范晓光对此表示,所谓“买人情”的调调,只是看到表面现象。

范晓光指出,尽管中国和西班牙的贸易额与英法德相比不太多,但中国购买西班牙国债以及更多的力挺欧洲的举动,实际上在更高层面传达了众多信号,一个是中国对欧洲金融市场还是充满信心的;第二,是在欧洲多国面临主权债务危机下,中国政府采取的是积极推动合作的态度。最重要的是,欧盟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去年贸易额有望达到4700亿美元左右,欧洲如果陷入危机,中国也会受到连带影响。而从政治角度看,支持欧洲国家,可以推动欧盟尽快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同时,也可以在解除武器禁运等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李克强在三国发表的文章,都提到了节能、低碳等话题,同时也在各种场合明确表示希望加强与所在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这体现了哪些考量呢?

范晓光认为,欧洲国家在环保、新能源利用等方面走在各国前列,比如英国就拥有世界上第一台“海蟒”波浪发电机项目,这次李克强也进行了考察。这些都值得中国借鉴或引进,而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节能减排的任务仍然繁重,李克强如此关注新能源领域,也是为了中国在高效利用能源方面打开更多的路子,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