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印度 新闻详情

走进印度

印度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印度就对遗传工程、细胞融合、细胞培养、免疫学、蛋白质工程和发酵技术等生物技术在农业、畜牧业、卫生健康、工业、能源和环境等领域中表现出的巨大价值和潜力给予高度重视,并将生物技术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先领域。据印度生物技术部专家预计,印度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量将从1999年的17.89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21.86亿美元和2010年42.7亿美元。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一行业,这一增长速度可能进一步加快。印度生物技术企业协会主席预言,尽管印度生物技术产业尚属于幼稚产业,仅占国际市场份额2%,但在今后5年将会呈现指数增长,国际市场份额将达到10%。印度的生物技术产业将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的又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
 
优先领域
 
1.农业生物技术产业
印度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重点是作物的基因改良。目前,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对豌豆、油菜籽以及棉花等作物的转基因研究,提高了作物的抗病性能、产量和环境适应能力;2003年,有7种转基因小麦和1种转基因稻米在不同的农业种植区进行了商业化种植;8种转基因玉米开始种植;经基因改良,菊花、万寿菊、康乃馨等花卉品种的产量和商业价值也大大提高;2/3的印度芒果品种得到基因改良。

2.生物信息技术产业
生物信息技术是新兴的技术领域,也是生物技术中一个新的分支。它用计算机软件处理在生物技术研究中所形成的大量数据,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处理、挖掘、分析和检索,加快了生物技术的产业化过程。如将信息技术?穴IT?雪用于药物发现,可以使药物发现的周期缩短3~4年。近年来,印度在软件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政策分析人士认为:印度在软件产业方面的优势完全适用于生物信息技术,社会各界也普遍看好印度在生物信息技术方面的发展。根据2003年6月印度一家从事高技术投资的银行发表的《印度生物信息技术产业报告》的统计:2001年世界生物信息技术市场的总额为6.97亿美元,2001至2006年将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到2007年将达到17亿美元。其中印度的生物信息技术市场总额到2006年将达到1500万~2000万美元

3.生物制药领域
美国麦肯锡公司的报告认为,印度的医药市场发展迅速,将会发展成为一个技术创新导向型产业。目前,印度有制药企业1600多家,其中一些企业看好生物技术的产业前景,并投资该领域,带动了生物技术这一"幼稚产业"的快速发展。

4.生物鉴定技术
生物鉴定技术是依靠生物技术对人身体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点进行识别的方法,如指纹识辨、手部扫描、虹膜识辨、面部扫描和视网膜识辨等。9·11以后,美国的机场等人口密集区甚至是办公室都安装上了监控设备,以使国家安全机构对人群进行更为严密的监控。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加强对公共场所的监控。这意味着照相机和扫描仪器等生物鉴定技术产品将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印度也试图抓住这一市场机会,利用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开发相关产品,竞争国际市场。目前印度已有20多家公司在进行生物鉴定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有利因素

1.巨大的投资空间
与北美、欧洲和一些亚洲国家相比,印度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仍微乎其微,只占美国的5‰。但与此同时,印度的投资者对生物技术的产业前景表现出极大的信心,很多海外人才开始选择回国创业。据印度有关部门预测,印度生物技术产业可以在未来几年内吸引新的投资约70亿~80亿卢比。相应地,未来7年的生物技术产业的营业额也将达到90亿~100亿卢比。目前,在人类和动物医疗、农业以及其它工业应用领域都已经呈现出对生物技术供不应求的态势。为此,印度政府将不得不进口大量疫苗,以弥补当前的市场缺口。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印度将加大该领域的投资,希望在开发进口替代品的同时,也为全球市场提供更高质量的新产品。

2.较好的研究基础
目前,印度生物技术领域有800多家公司、50多个研发实验室、2万余名专业人员。平均每年约有6500名硕士和1500名博士毕业,进入这个领域,从事生物技术的科学研究或工程设计。印度还有29所农业大学、204所中央或邦立大学、500多家国家实验室或研究机构。这些大学或研究机构都具备一定的研究实力和人才资源。

3.丰富的生物资源
印度有着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印度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拥有丰富生物多样性和自然多样性的国家之一。印度的生物基因资源拥有量位居世界前列,在约占全球2%的土地面积上,拥有世界上6.5%~7%的野生物种。就栽培作物而言,印度是世界上8个作物起源中心之一,至少有166种作物和320种作物亲缘种起源于印度。印度的驯养动物的基因资源多样性也位居世界前列。

4.政府的政策
①产业许可证制度。印度已经逐步取消了大多数产品生产的许可证。但对于某些产品,印度政府仍实行强制许可证制度。目前,生物技术产业(产品)仍需申请产业许可证。
②出口型企业享有优惠政策。其中包括:可在国内保税区内销售其总产量25%的产品;免税进口;商品出口收入免除全部所得税;可以得到低息出口货款;出口产品免征中央货物税;用于生产出口商品的投入(原材料、中间体、元件、消耗品、零部件、包装材料等)免征海关税和中央货物税;允许企业向国外贷款等。
③生物技术安全体系。为保证生物技术工作者在实验室环境下的安全性,印度颁布了生物技术安全规则和关于遗传工程生物及其制品的生产、进口、利用、研究、保存和分发的条例。
④生物技术安全规则实施机制。印度生物技术部负责组织实施印度生物技术研究和小规模田间及实验室试验的生物技术安全规则。生物技术部所属研究院所建立了生物技术安全委员会和遗传操作审查委员会。此外,印度还建立了邦级生物技术协调委员会和区级生物技术委员会。

5.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6.法律保障
印度《专利法》在2003年以前规定,不授予动植物新品种以专利权。这样一来,印度生物技术成果得不到法律保护,而且被轻易地占有或模仿,严重影响了印度的生物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产业化进程和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目前,印度政府已经对《专利法》做了新的修改,即对除有关人类基因的生物技术成果不授予专利权外,对一般转基因动植物可给予专利权保护。新的《专利法》已经从2003年5月20日起生效。

制约因素

1.投入不足
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一样,均为知识产业,需要风险资金的支持。然而,印度风险投资商对生物技术的理解还不够,很少投资生物技术。印度的生物技术企业一般是要么获得技术许可,要么直接买技术,很少有原始性创新。银行和金融研究机构也摆脱不了旧的现金流的思维模式,生物技术产业只能依赖传统的资金筹集方式发展,在风险投资方面几乎是空白。由于多数股民对生物技术缺乏深入和广泛的了解,也不愿冒险投资生物技术股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

2.经营人才不足
目前,印度许多生物技术科学家都长期工作于政府研究机构,并不具备商业化的知识,更不愿意出来创业。因此,印度尚缺乏既懂生物技术又具备企业家素质的企业家,经营人才不足的问题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