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印度 新闻详情

走进印度

印度国家概况

【国名】印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ia)。
 
【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印度政府称其领土为328.78万平方公里。印度面积居世界第七位。

【人口】11.3亿(2007年中央统计局数字)。有10个大民族和许多小民族,印度斯坦族占46.3%,泰卢固族8.6%,孟加拉族7.7%,马拉地族7.6%,泰米尔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拿达族3.9%,马拉雅拉姆族3.9%,奥里雅族3.8%,旁遮普族2.3%。英语和印地语同为官方语言。约有80.5%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12%)、基督教(2.3%)、锡克教(1.9%)、佛教(0.8%)和耆那教(0.4%)等。

【首都】新德里(New Delhi),连同老德里人口共1385.1万(2001年)。

【国家元首】总统普拉蒂巴.帕蒂尔(Pratibha Devisingh Patil), 2007年7月25日就任。

【重要节日】
共和国日(Republic Day),每年1月26日。1950年1月26日,印度议会通过了印度共和国宪法,印度建立共和国。
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每年8月15日。1947年8月15日,印度人民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取得独立。
洒红节(Holi),每年公历3、4月间,印度教四大节日之一。该节日正处于印度春季收获季节的作物即将开镰收割,东去春来之际,因此也被称为春节。
灯节(Divali),在公历10月、11月间,是印度教徒最大的节日,全国庆祝3天。

【简况】位于南亚次大陆。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丹、缅甸和孟加拉国为邻,濒临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属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异,喜马拉雅山区年均气温12℃~14℃,东部地区26℃~29℃。 与北京时差两个半小时。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印度河文明。约在公元前14世纪,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并征服了当地土著。约公元前1000年,开始形成以人种和社会分工不同为基础的种姓制度。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开始统一印度次大陆,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自11世纪起,来自西北方向的穆斯林民族不断入侵并长期统治印度。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开始沦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占领。1857年爆发反英大起义,次年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1947年6月,英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政治】本届政府于2004年5月由第十四届人民院选举产生,曼莫汉o辛格任总理。
2004年4月20日至5月10日,印分四个阶段举行第十四届人民院选举。5月13日大选结果揭晓。国大党联盟获得539席中的219席,印人党为首的全国民主联盟获188席,左翼政党获61席。5月15日,国大党主席索尼娅o甘地被选为国大党议会党团领袖。18日,索尼娅o甘地决定不出任总理。国大党经内部紧急磋商,19日推选曼莫汉o辛格出任总理。22日,新政府正式成立。
新政府成立后,于5月27日公布《最低共同纲领》,阐述了联盟政府的施政原则和基本政策。对内强调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推行人性化的经济改革;强调社会和谐与地区平衡发展;提高对教育和卫生的投入。对外强调外交独立性;突出周边外交,优先发展与邻国关系;注重大国关系的相对平衡。

【宪法】宪法于1950年1月26日生效。规定印度为联邦制国家,是主权的、社会主义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国。采取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公民不分种族、性别、出身、宗教信仰和出生地点,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由联邦议会及邦议会组成选举团选出,每届任期五年。总统依照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的建议行使职权。

【议会】由联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组成。联邦院共245席,议员由各邦及中央直辖区立法院议员选举产生,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1/3。联邦院每年召开四次会议。宪法规定副总统为法定的联邦院议长。现任联邦院议长默罕默德o哈米德o安萨里(Mohammad Hamid Ansari),2007年8月19日就任。人民院为国家主要立法机构,其主要职能为:制定法律和修改宪法;控制和调整联邦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对联邦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并有权弹劾总统。人民院共545席,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每五年举行一次大选。第14届人民院于2004年5月产生,国大党及其盟党获216席,联合左翼政党组建联合政府。2004年,人民院组成为:国大党及其盟党216席,国大党获145席,为第一大党;印度人民党及其盟党187席,印度人民党138席;左翼政党及盟党61席,其余政党75席。人民院议长索姆纳特o查特吉(Somnath Chatterjee),2004年6月4日当选。多数党领袖为普拉纳博o穆克吉(Pranab Mukherjee),反对党领袖为拉尔o基尚o昌德o阿德瓦尼(Shri.L.K.Advani)。

【政府】本届政府于2004年5月22日组成,是以国大党为首的团结进步联盟政府。现主要内阁成员有:总理曼莫汉o辛格(Manmohan Singh)、内政部长希夫拉吉o帕蒂尔(Shivraj Patil)、财政部长齐丹巴拉姆(Chidambram)、外交部长普拉纳博o穆克吉(Pranab Mukherjee)。

【司法机构】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权力机关,有权解释宪法、审理中央政府与各邦之间的争议问题等。各邦设有高等法院,县设有县法院。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委任。现任首席法官R.C.拉郝蒂(R.C. Lahoti),于2004年7月就任。总检察长由总统任命,其主要职责是就执法事项向政府提供咨询和建议,完成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检察权,对宪法和法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等。现任总检察长巴呐吉(Milon Banerjee),2004年7月由国大党政府任命。


【对外关系】印是不结盟运动创始国之一,历届政府均强调不结盟是其外交政策的基础,努力与所有国家发展关系,力争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冷战结束后,印政府调整过去长期奉行的倾向苏联的政策,推行全方位务实外交,致力于加强多边机构与多边机制,创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持久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
2005年,印度新一届政府继续推行全方位的大国外交战略,在保持与俄罗斯关系的同时,大力发展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关系。缓和印巴关系,推进中印关系,改善大国周边环境。强调外交为经贸服务,尤其是经贸科技合作,吸收资金和技术。积极推行东向政策,与东盟及亚太地区国家的关系发展迅速。重视能源安全,逐步拓展同海湾、中亚等能源供应国的交往与合作。
印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联合国宗旨和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考虑到所有国家利益并能为所有人接受的国际政治新秩序,要求进一步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呼吁各国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第三世界发展的公正合理的新经济秩序。要求对安理会进行全面改革,建议立即扩大安理会,以增加其代表性,实现决策民主化,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在人权问题上,主张推进人权应考虑各国的具体情况,认为最根本的人权是生存的权利;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问题优于民主和人权,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反对利用人权干涉他国内政,从而损害别国的主权和统一。
重视全球环境保护问题,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要求相联系,环保的主要责任应由发达国家承担,建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合从事研究和开发来解决环境问题。